兩會期間,關于“女童保護”的座談會在京舉行,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xié)委員以及相關部門和專家共同參會。多位代表委員建議:將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教學內容。
我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已于3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也將于6月1日起施行。在兒童防性侵教育治理和未成年人保護有了新的變化。
在此背景下,呼吁社會各方關注兒童被性侵和防性侵教育體系缺失的嚴峻現(xiàn)狀。“女童保護”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tǒng)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332起,受害兒童逾840人,中小學學齡段受害人占比較高。此外,近年來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也呈現(xiàn)出家庭成員性侵案曝光量上升、網絡性侵形勢嚴峻等新特點。
《報告》還顯示,超九成的人認為有必要對未成年兒童進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其中,69.33%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28.12%的人認為有必要。而對于是否需要將對未成年兒童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納入常態(tài)化教學,53.40%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42.10%的人表示有必要。
將性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得到了多位代表委員認同與支持。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chuàng)始合伙人律師劉紅宇表示,性教育“不是簡單的幾堂衛(wèi)生課,更應該是必修課,還要考試”。他建議建立有效的防范性侵的教育體系,建立處理性侵的調查干預機制,還應該將防范性侵納入家長強制學習的范圍。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民辦教育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胡衛(wèi)同樣表示:“學校要讓預防猥褻、防范性侵進課堂、進教材。同時,要開設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這方面的教育?!?/span>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lián)執(zhí)委張寶艷建議,把防止拐賣、防止兒童性侵害等內容納入義務教育,作為必修課,“讓孩子都知道需要防范哪些風險,遇到危險如何自救和尋求救助”。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科院副院長趙皖平從農村情況出發(fā)談到,性教育的缺失讓農村地區(qū)受到性侵害的兒童在指證、取證時遇到難題。因此他呼吁,建議將防范性侵納入義務教育教材,讓農村孩子更好地接受自我保護教育。
法研堂認為長期以來阻礙性教育進入中小學的一大因素是在課堂上公開討論性知識,很多老師羞于啟齒,很多家長在思想觀念上也無法接受。目前的學校教育同樣如此,除非課本中涉及,否則老師一般也不會對學生進行性教育。要改變現(xiàn)狀,首先要改變老師、家長的觀念,使其認識到兩性教育的重要性,科學、理性地看待兩性教育。需要培養(yǎng)專業(yè)的教師隊伍和建立專家團隊,研究具體課程和教科書,設計出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案,利用互聯(lián)網+法治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護航。